吴梅

吴梅

复制

吴梅(1884—1939),字瞿安,一字灵鹤,号霜厓,别署吴某(梅的古体字)、腥庵、臒盏、厓叟、逋飞、呆道人,室名奢摩他室、百嘉室,江苏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曾任北京大学、南京东南大学、广州中山大学、上海光华大学、南京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教授。著有《霜厓曲录》、《霜厓四剧》、《词学通论》、《南北词简谱》、《词学讲义》、《顾曲麈谈》、《中国戏曲概论》、《曲学通论》、《元曲研究》、《辽金元文学史》等。

国学经典大全

近代

吴梅的主要成就

  吴梅先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,还在戏曲创作与研究。浦江清先生说:“近世对于戏曲一门学问,最有研究者推王静安与吴梅先生两人。静安先生在历史考证方面,开戏曲史研究之先路;但在戏曲本身之研究,还当推瞿安先生独步。”龙榆生先生说他“专究南北曲,制谱、填词、按拍一身兼擅,晚近无第二人也”。编校《吴梅全集》的王卫民先生说,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大家,或以制曲见长,或以曲论见长,或以曲史见长,或以演唱见长,就是在昆剧的全盛时期,“集二三特长于一身的大家已屈指可数,集四五特长于一身的大家更为罕见”,然而生活于昆剧衰落时期的吴梅先生,却能“集制曲、论曲、曲史、藏曲、校曲、谱曲、唱曲于一身”,且在戏曲教育上也卓有建树,堪谓奇迹。

  创作方面,先生在十六岁时,就有传奇《血花飞》之作,以纪念戊戌六君子;三十年间,共创作十四个剧本,现存十二,以先生五十寿诞时自选的《霜崖三剧》为代表,曲律词采俱工,案头场上,两擅其美,人物鲜明而情节曲折,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境界。传统戏曲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艺术,若非具有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等多方面的较高修养,是不可能取得较高成就的。

  曲律研究方面,先生有《顾曲麈谈》、《曲学通论》、《南北词简谱》等专著,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艺术实践的基础上,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制、谱、唱、演的艺术规律。曲史研究方面,先生的《中国戏曲概论》是放眼全局的第一部中国戏曲通史;《元剧研究》和《曲海目疏证》对剧作家与作品的考证,也有承前启后之功;《霜崖曲话》、《奢摩他室曲话》和《奢摩他室曲旨》等采取传统的曲话形式,广泛评述散曲、剧曲的形式与内容,既为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,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材料。 吴梅先生在词学研究上亦有很高造诣。朱祖谋先生曾四校《梦窗词》,而吴梅先生重读《梦窗词》,还能有新的发现。他的专著《词学通论》,寓史于论,史论结合,从格律到作法,多所创见。

  诗词曲创作

  吴梅先生于诗、词、曲三体均有创作,词风豪放易近于诗,婉约则易近于曲,故而在词作上颇难独树一格;但曲学上的造诣,又深化了先生对于词律的理解,故集中登临怀古、言志之作,情致清新,辞采振拔,意象鲜明,含蓄雅训,能严守词律,因难见巧,远追南宋。论者或以为先生词作的成就能高于诗作。

  吴梅先生的诗,在生前写定为《霜崖诗录》四卷,以编年体存诗三百八十一首,不但数量较词、曲尤为多,而且更能看出先生的一生经历、过从交往,以及思想、艺术的发展脉络。诗作始于1898年,终于1938年,对于四十年间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,从戊戌变法、辛亥革命、洪宪复辟、军阀混战到日寇侵华、抗战军兴,都有如实的反映,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;咏史怀人、评书读画之作,也无不寄寓真情实学;其七古风骨遒劲,歌行开阖流转,绝句轻倩流丽,律诗工于对仗,各有特色。诗人的自我评价是:“不开风气,不依门户。独往独来,匪今匪古。”“不开风气”有自知之贵,因为先生清醒地认识到,“诗文词曲,颇难兼擅”,他在曲学上用力至深,诗作上再想开一时风气是不现实的;但由于坚持了“不依门户”,所以能达到“匪今匪古”的境界。

  吴梅先生的词,大部分录入《霜崖词录》。存词一百三十七首。

  吴梅先生的曲,有《霜崖曲录》二卷,为先生高足卢前在1929年编次,后又有增补,现卷一收小令六十八首,卷二收套数二十篇一百零三首。因为先生认识到“欲明曲理,须先唱曲”,曾从名师学唱,能够边唱边写,所以才情与格律有机统一,达到格律精严而才情横溢的高境界。在清末以来散曲日见寥落的局面下,先生的散曲异峰突起,并影响后学,酿成风气,致时人有散曲“中兴”之望。 先生还为许多传奇杂剧打下了声情并茂、宜唱美听的曲谱,使一些案头名剧得以登上舞台,重焕青春。这也因为先生有唱曲的功底。魏良辅曾总结唱曲经验说:“曲有三绝:字清为一绝,腔纯为二绝,板正为三绝。”听过吴梅先生唱曲的人,都以为他是得到这份真传的。

近代的诗词鉴赏

更多
  • 征尘飐帽访黄荆。几水旧居停。书室难忘风雨,留客胜长亭。茶婢喜明松火,汲清泉,戛响小铜瓶。记酒呼篱落,茶传纤手,曾荷主人情。倚笑老梅那树,舞虬枝,犹抠短窗棂。赣水吾庐何在,愁忆旧毡青。安得绿深初夏,看扶疏,绕屋读山经。叹对花间,恼几时,门外大.....[查看详情]

  • 过崇明

    近代·胡雪抱

    嫩黄水色接崇明,遥岸风光俨画成。送客纡徐入黄浦,天涯海尽树丛生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临江仙 千叶碧桃

    近代·邵祖平

    春与桃花有约,明霞铺遍墙腰。断魂南浦误回潮。媚生双桨侧,暖逐一溪高。远梦灯花偷卜,同心罗带难抛。锦衾珊枕夜迢迢。莫牵新别泪,又染旧红绡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解连环

    近代·丁宁

    夜荷莹碧,照虚堂孑影,旅怀愁织。试屈指、拾翠前溪,甚芳约未酬。竟随陈迹。细雨空山。懒重话玉楼消息。尽孤根自信,几度怨吟,鬓丝催白。凄霖打窗似泣,更疏疏密密,尘恨都集。问故园花好谁看。便一箭春帆,暂归如客。梦已难寻。况展转何曾眠得。强排遣,漫.....[查看详情]

  • 夏无酷暑冬无寒,一袭单衣四季穿。最是农夫方便处,耕耘不用历书看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风雨如磐一影驰,幽明顷刻路人悲。运交华盖眉难展,祸启飙轮力不支。时际升平独憔悴,生平傲骨总支离。尘寰撒手无家别,肠断孱躯一日师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立春后作 其一

    近代·刘咸荥

    兰陔风暖乐天伦,劫火吹残识往因。大陆龙蛇新岁月,小园松菊旧精神。促襟原宪贫非病,煆灶嵇康懒是真。草木无知春自好,欣欣生意入芳晨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转过路角又山隈,向晚登高急雨催。前后混茫都不见,人从五里雾中来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突骑临关不叫呼。石门风撼见栖乌。飞沙填目双瞳死,炎日蒸肤万发枯。休吊古,转愁余。难将才气付英图。却从间道频挥泪,马上哀吟拜硕儒。[查看详情]

  • 草上微风翻碧浪。数点青山,川水平如掌。照影随波心向往。浩歌归去无兰桨。一对燕儿来树上。无限相思,莫作殷勤唱。底事凝眸添怅怅。轻寒着意榴花放。[查看详情]